天才壹秒記住閱書閣『
wWw.yshuge.com』,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訂閱比例不足隨機顯示防盜章,
48小時後可看,
請支持晉江正版哦 「恩公!」身着宮女服飾的少女看見了李思,忙小跑過來跟李思打招呼。水印廣告測試
水印廣告測試
李思看了看那少女,
一時間覺得面熟,只聽那宮女又道「恩公可還記得小女,我是趙靈,
數月前,
你在宮外救過我們兄妹二人。」
「……」李思想起來了,少女當時被呂氏食客欺負,她出面相助才讓少女躲過一劫。
此女名叫趙靈,李思猛地就想起了她的哥哥趙高,忙問「你哥哥呢,他還好嗎?」
趙靈欠了欠身,臉上笑得甜甜的「多謝恩公挂念,
哥哥也入宮當差了。」
李思聽了這話,
一時間猶如五雷轟頂,不知該作何表情。她哪裡是挂念着趙靈的哥哥,而是那個叫趙高的小生也入宮了!
他當真就是趙高啊!李思恍然大悟,一時神色木訥。
「恩公怎麼了?」趙靈看出李思的疑惑。
「沒,
沒什麼。」李思緩了緩神,讓自己平和下來,「你們兄妹怎麼入宮的?」
「入宮混口飯吃。」趙靈淺笑,
「我會舞,
被大宮衛選進了伶人館,
哥哥廚藝很好,進了宮裡的膳房。」
李思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,趙高也入宮了……雖說同名同姓的人多,但也不至於這麼巧合。
「恩公怎麼也在伶人館?」趙靈瞪大一雙柔美清澈的眼。
「哦,王賜我留宮中,就住在這兒。」李思有爵位,不算是伶人,只是住在這邊而已,「也別一口一個恩公地叫我了,我名叫李思。」
趙靈面帶含羞笑意,點了點頭。
李思看來,趙靈是個水靈靈的可愛姑娘,人也勤快聰明,她見李思身上的衣裳裂了口,便主動提出要幫李思補補衣裳,再送過來。李思也不太會縫縫補補,本想婉拒,可趙靈頗為熱情,很想為李思做點什麼報恩,李思也就回了房間,把有破損的外套給了趙靈。
李思忙着準備與呂不韋初次過招,所以也沒有太多心思在意身為宮中廚子的趙高。
與趙靈閑聊時,李思得知他們兄妹自趙國避難而來。
令李思疑惑不解的是,趙靈自稱出身貧苦農家,但李思仔細觀察了趙靈的手,白嫩細滑,那絕不是做粗活的手。
而這個時代貧苦農家是不太可能有錢供得起讀書求學,李思回想當日趙高,文質彬彬頗懂禮節,像是讀過書的人。
有關趙家兄妹的微小異常,李思看在心裏,她有那麼一種直覺,趙高兄妹另有身份,或許是家道中落,才入秦避難。
……
招賢館近日好生熱鬧,又有四面八方而來之人,投靠呂相國。
李思得秦王特許,可持令牌出入宮門,嬴政藉由李思可隨孟勤出宮外,為他尋覓新鮮玩意兒,以此給李思自由特權。
嬴政讓李思成為他的另一雙「眼」,可看到太后、相國等處,他看不到的地方。
這日李思打扮一身後,來到招賢館大門口,被館外的侍衛攔住,問她可曾有請令,也就是相國府發出來的邀請令牌。
「不更李思求見呂相國。」李思拱手道。
「什麼李思,沒聽說過。未有請令,不得入內!」侍衛冷聲道,這些低級爵位者怎可能說見就能見到相國的。
李思識趣,給這個看門侍衛偷偷塞了點東西。侍衛收了禮,就入內跟呂門管事打了個招呼。
呂門管事是呂不韋的心腹家僕,名為呂宣,他在呂不韋的身邊聽相國提起過李思的名字。相國正想找個機會,見見把太后、秦王哄得高興的李思,他這就上門求拜,呂宣讓門衛將李思放了進來。
呂宣趕緊去告訴了呂不韋,宮裡那個李思也來了。
「李思……來得是時候,見見吧。」呂不韋早就派人查清了李思的底細,嬴政喜歡並留在身邊的人,呂不韋當然派人留心了下。
呂不韋高坐偏房上座,讓二十幾個以辯為擅長的門客候在房中左右而坐,令呂宣帶李思進來。
在座的呂氏門客目光齊刷刷看向悠然踏入偏房的李思,他們心知肚明,相國是想給這個年輕人一個下馬威的,所以才會讓他們聚集於此。
李思神態自若,步子穩健,來見權傾朝野的呂相國,看似沒有絲毫的緊張膽怯,顯得從容淡定。
步入偏殿後,李思抬頭與呂不韋四目相對,李思躬身一拜「不更李思,拜見相國。」
只見呂不韋目光孤傲冷冽,絡腮鬍子,骨骼健壯,挺拔如松。他衣着華服,不怒自威,一雙眼如同雄鷹般銳利。
「來者即是客,坐吧。」呂不韋嗓音沙啞暗沉。
「多謝相國。」李思站直了身,見右手邊前列有空座,正欲走過去。
「李思,你是楚國人,聽說在楚國的時候,春申君曾經想招你入門下,你為何推脫拒絕?」身後有人發聲質問。
李思停下了步子,轉過身來,目光掃向這位質疑的呂氏門客。
那人小眼睛陰溝鼻,聲音特別尖銳,又道「楚人不侍楚,莫不是見楚國沒了救,呵,素問楚人傲骨,你怎不學學那跳江的屈原啊?」
「哈哈哈哈。」房間里響起了一陣笑聲。
呂不韋面色平靜如常,心裏倒是想笑,姑且看看這李思有何辯說的本事。
李思自知呂不韋是要給他下馬威難堪,不卑不亢道「相國設招賢館,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,引天下名士而來。此房裡坐着的人,怕並非除李思之外,皆是秦人吧。」
在這個房間里,高坐的呂不韋就正是衛國人而非秦人,相國都能侍秦,何況是李思。
又有一人站起來冷笑「你方才也說了,招賢館是引天下名士而來,乳臭未乾的小子,你也算得上名士么?恐怕語氣狂傲了些吧。」
「呃,不能這麼說,李思師承荀卿,那可是荀卿的得意門生。」旁人故意附和道。
「難怪說有其師必有其徒,荀況不就一事無成,所以只能躲在楚國郡縣裡做個教書夫子嗎?」那人心高氣傲地笑了。
說她學藝不精也就罷了,竟然連荀卿、屈原都被拉下水而羞辱,看來不好好教訓這幫人,是難消心頭之怒。
李思正色厲聲道「屈原為楚國左徒時,勤勉不輟,明於治亂,輔佐懷王變法圖強。楚國一度國富兵強,威懾諸侯,功在千秋!我師荀卿不拘於發揚儒家嫡學,更集各家之大成,寫下至理名著,必為千古流傳!請問在座爾等乃何人,姓甚名誰,有何本事嘲諷屈原、荀卿?」
李思當眾呵斥,說得方才質疑他的人面色發青,只好坐了回去。
這時一個看似年紀較大者捋了捋鬍子「既然楚有此二聖人,你為何選入咸陽?當畢生所學報答母國才是啊。」
「屈原大才,卻後遭上官等同僚嫉恨,遭小人誣陷排擠;荀卿在齊、楚連連受讒言所害,亦不得重用。如此之國,如此之道,李思心灰意冷。而素聞秦國唯才是舉,相國乃曠世英豪,治世能臣,李思相信如此秦國,如此相國必能成大業。」李思把這樣的高帽子戴在呂不韋的頭上,門客們若還是喋喋不休地糾結他,豈不是讓相國蒙羞。
呂不韋仍舊不語,目光淡淡,他就不信手裡養的這些個人,連李思都說不過。
老者在呂不韋身邊多年,深知呂不韋的喜好,這個時候就得為相國出面,指着李思高聲道「一介布衣,為名利而棄家國,大義何在?」
看來這些人還真是難纏,李思眯了眯眼,心中思量着眼下情景也只能把呂不韋拉出來擋箭,才能讓這群人消停下來!
既然如此,李思也不再講為客之道,給在座諸位留面子了。
「韓兄,應該和龍陽君不一樣吧。」李思冷眼瞪着孟玉,這話若是被韓非聽到了,必定不悅,哪個男人願意哪這種事兒打趣。
孟玉見李思冷聲質疑,也覺得私下說這種話不夠朋友,撓了撓頭髮「我,我也就是隨口鬧鬧,當不得真。」
「韓兄心懷大志,不拘泥於兒女私情,以後這種話我們還是別說了。」王仲也附和着。
不一會兒,韓非回來了,興高采烈對他們道,方才荀卿找他說話,意思是三年舉辦一屆的百家諸子辯學大會將在桃李山莊舉行,逢秋節會來墨、道、名、兵等各家家弟子。
李思聽了這個消息,眼中大放光彩,那她便可以見識見識何為「百家爭鳴」,各個學派之間爭芳鬥豔必定精彩絕倫!
諸子百家學說在政治、文化等領域對後世影響深遠,李思的心愿便是能吸收百家之精華,盡其所能地接納百家思想。
所以她並不熱衷於參與學派間激烈的爭辯,而是融合他們中的道理見底,自己才好有更深的理解和主張。
接下來荀卿要在眾學子中挑選六名儒家代表,以應戰別派學說之智者。手機用戶請瀏覽m.yshuge.com
閱讀,更優質的閱讀體驗
書友評價